二年级的女儿周末拿回一张试卷,有一道阅读理解题: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一天中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风停了,雨停了,屋顶修好了。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鸭子,公鸡不由脸红了。
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测试卷
但是,这是一种道德绑架!首先,盆是公鸡的,公鸡有权利选择借或者不借。它的选择无可厚非。也就是说:公鸡有权利拒绝,兔子也需要接受被拒绝!其次,兔子帮助公鸡是另外一件事情,兔子乐意帮助公鸡,公鸡只需要心怀感恩,感谢兔子的帮助就好。
这一发,引起了朋友的三种态度:
一位二宝妈妈,也是一位自己带大了大宝,又自己在带二宝的妈妈说:这个必须支持你一下!现在的很多教育都在道德绑架,太让孩子注重别人的看法,其实孩子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一位生了孩子没有办法亲力亲为带大孩子的妈妈说:个人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标准之间的冲突。还有一位男士,应该是没带过孩子:人家只是讲个故事,怎么理解随你。你的“企图”二字太扎眼。这说明你企图告诉人们你的鲜明立场和你武断的思维。
再和那位职场妈妈讨论讨论:这的确是我的个人价值观,是否与社会道德背离还有待验证,因为时代在发展。我也并不想与谁争锋,仅仅是希望我的孩子不再被道德绑架,不要再活得那么拧巴!
这个故事有两层,一是自己的东西要不要借,二是别人帮助了我们要怎么办?
我的态度是: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如果无法提供帮助,那么遵循“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主,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原则;同时得有这样的心态“学会拒绝别人,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拒绝”。二,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学会感恩!
首先,举个例子,周一你家要开车去送孩子上学、自己要开车上班,你哥们说周一车借我开一下,我着急去机场。你借不借?你心里不想借啊,因为自己也要用啊,可又想了,这是哥们啊,怎么好意思说不借?你拧巴不?你纠结不?你正难受呢,哥们不干了,你们克服一下嘛,我着急去机场。你怎么想?我的车呀,他怎么还有理了!可是人家帮过我呀,我忍忍吧。你又想了,让我克服一下,你怎么就不能坐机场大巴呢?坐地铁也比开车快啊!
连自己的东西都不能说了算,你的人生能说了算吗?你要被绑架到什么时候?
当然不是说不向别人提供帮助,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肿脸充胖子的日子只会累垮自己。
保有“学会拒绝,接纳别人拒绝”的心态也是有必要的。人生的常态就是提要求、被拒绝或被接受,如果你不会拒绝,则辛苦了自己,如果你不能接受别人的拒绝,同样很辛苦。
比如,你已经工作很累了,准备回家好好休息,朋友这时找你帮他做事,你不拒绝的结果可能是自己很难受,也做不好这件事,朋友还觉得你没有尽心帮他。
再比如,你加了两天班,结果老板没给你发加班费。你心里想要老板补加班费,可又怕自己提出来被老板拒绝;不提心里又觉得太不公平了,自己白辛苦。
其实,我们可以说“不”,“对不起,哥们,我已经没有体力了,帮不了你。”
我们也可以提出要求,“老板,这周我加了两天班,应该补发加班费。”
我们也可以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接受老板拒绝补发加班费,也可以选择据理力争或者炒老板鱿鱼。
这些做法都比你自己内心纠结、难受要来得爽快吧!
如果那位职场妈妈所理解的社会道德是这样的,那我宁可坚持个人的价值观。
最后和那位全职二宝妈妈聊聊教育理念——做只坦然的兔子
很高兴我们能有共识,也许正是在亲自带孩子的过程中,才真切地体会到了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明白心理健康是怎么回事。作为妈妈,我们的共同心愿是——让孩子能够做人做得自在、坦然。
兔子便是孩子们的榜样。兔子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需求——向公鸡借盆。兔子可以接受别人的拒绝——公鸡说不借时,兔子没有骂街,没有怨恨。兔子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当公鸡的屋顶坏了,兔子没有那么多的心里活动,而是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给之前拒绝帮它的公鸡以帮助。
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的姿势!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关系链!
我很想问问大家的想法,你更希望自己或者孩子成为被道德绑架的那个人,还是想活得潇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