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揭秘跨界:歌手变身导演背后的多方合作与新颖盈利模式

佚名 59

又一位歌手跨界来当导演了。

来自台湾的歌手吴克群,在10月26号推出了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为你写诗》。

果不其然,这部歌手跨界+青春校园+中年危机的电影,一经上映,迎接它的是铺天盖地的批评。

虽然,台湾青春片有着自成一脉的体系与风格,但自打《那些年》之后,大陆观众看惯了这种小情小爱的青春套路。

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中国大陆上映,不光取得了异常精彩的票房成绩,更是正式开启了国产青春片的大门

更不要说《为你写诗》中还有这中年猥琐意淫的倾向。

在经过一个个四十大叔强扮学生装嫩,撩拨少女的心的国产青春片之后,观众彻底对青春片失去了信心。

但《为你写诗》显然不在乎这些,它根本不是拍给普罗大众看的,它的最终受众,是吴克群的女性粉丝们。

靠着粉丝们真金白银的进行爱的供养,上映6天(截止到10月31号)的《为你写诗》的票房达到了1160万,不可谓不惨淡。

30号进账仅仅40多万,今天在上映电影票房榜中排名第9

结合近几年的影坛,本片的失败几乎意味着粉丝经济的衰弱。

歌手跨界导演,谋求自身代表的情怀影视化,实现别样的价值套取,这种商业模式,彻底失败。

歌手跨界成导演的争议虽然一直在,但并非像今天这样,每当看见有歌手要做导演拍片时,网上便一片圈钱的嘘声。

早期的歌手跨界当导演,更像是真正满足自己的导演梦。

中国影坛中,最早歌手跨界导演的人应当是张艾嘉。

当初张艾嘉,17岁以歌手出道,一首《童年》令她在香港、台湾声名鹊起。

在今天,大众已经忘了张艾嘉的歌手身份,但在当年罗大佑、李宗盛都为她写歌制作专辑

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演员,也在1978年,时年25岁的她就交出了独自编导的作品《旧梦不须记》。

但很明显的是,张艾嘉对电影的爱显然是多于歌曲的,成为歌手更像是为做导演谋取资本,在此之后,她真心的投入了电影,甚少在唱歌。

张艾嘉是上一任的金马奖主席

2007年,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周杰伦推出了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不能说的秘密》。

本片一经推出便因其青春味十足和奇幻的设定,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更有趣的是,吴克群导演的《为你写诗》与《不能说的秘密》在设定上颇有些相似的地方,不知道是否是偷师的结果。

倘若说在这之前,歌手跨界导演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导演梦的话,那么到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出现后,这一切便都变了。

前面说到,《那些年》的成功,开辟了国产青春片的时代。

那么《致青春》的出现,则是开辟了其他职业跨界做导演的模式。

赵薇或许自己也不知道,她的一部电影竟成了大部分人跨界当导演的模板。

这份公式就是:跨界导演拍处女座,最稳妥类型就是青春片。

2013年郭敬明指导的《小时代》上映

2014年韩寒指导的《后会无期》上映

2015年苏有朋指导的《左耳》上映

2015年何炅指导的《栀子花开》上映

2016年张嘉佳指导的《摆渡人》上映

2018年刘若英指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

以及最近上映吴克群指导的《为你写诗》

甚至摇滚教父崔健指导的《蓝色骨头》也可以算作青春片。

其实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这些跨界做导演的人的粉丝,大多是当今的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

而他们也正好刚刚走上社会,脱离学校的温巢,初次见识了社会的险恶,无比怀念学校那段单纯的岁月。

所以,跨界导演搭配青春题材,再加上小鲜肉演员,便成为了一个谋取最大观众公约数的选择。

既能取得粉丝的欢心,又能最大限度的迎合当今消费主力——年轻人的心态。

但歌手跨界显然比其他职业的人跨界当导演有着一个明显的优势,他们有情怀。

虽然郭敬明的《小时代》也有着众多的拥趸,但从受众来说,一首歌的流传度,显然比一本书要广的多。

所以,歌手跨界便十分喜欢用自己代表作做片名,进行IP改编。

从何炅的《栀子花来》到刘若英《后来的我们》,都是采取的这个套路。

王力宏指导的《火力全开》,不光是歌曲名称,还是专辑名称,甚至是演唱会名称。

甚至高晓松作词编曲的《同桌的你》都进行了IP影视化,取得了4.56亿的票房成绩。

而歌手跨界导演也在内容上一直进化,保证时刻迎合观众的口味。

得益于周杰伦与九把刀的功劳,前期歌手导演的作品都是直接拍摄校园青春片。

暖色调,高打光,学校的封闭环境可以使观影者无限地沉溺于这片假象之中。

但众多同类作品的出现,迅速消耗了这种模式。

于是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便首先为其他歌手做出了表率。

近年情怀二字的盛行,使人趋于怀旧,不光怀念过去的时光,还怀念过去的感情。

因此在《后来的我们》中,我们既能继续在过去的时光中陶醉,还能在前任的臂膀上哭泣。

正是这种对年轻人心态的把握,才使《后来的我们》在退票风波之后,票房还能达到13.6亿的原因。

而《为你写诗》显然不懂这些,吴克群依旧沉溺在原来的青春片模式中,没有进化改良。

看惯这种套路的观众,当然不会买票去看了。

而造成歌手跨界当导演的首要原因,就是制片商对这种商业模式的依赖。

在赵薇与郭敬明当导演成功后,制片人们嗅到了一个商机。

那就是把明星以往的情怀影视商业化,把他们的作品进行IP改编搬上荧幕。

在全民怀旧的风潮中,稳妥地选择迎合最多数消费者喜欢的青春类型,便能稳赚不赔。

正是这种模式,令众多的制片厂商向歌手们发出了邀约,制作了这一部部模式化的商业烂片。

深陷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往非常红,现在有些沉寂的的歌星,因为他们更富有“情怀”。

不过黎明好像是个例外,他指导的《抢红》,不光口碑差劲,票房还极其失败,究其原因,是因为黎明的粉丝早已不是当今的消费主力

虽然吴克群这部片子失败了,但却有更多的歌手在在转型的路上。

刘若英的《易副官》

钟汉良的《沙漏》

光良的《未完成的童话》

水木年华卢庚戌的《一生有你》

......

这一个个青春言情味十足的片名,以及与成名曲相关度极高的内容,令大众感觉套路化十足。

其实我们并非反感跨界拍电影。

演员出道的姜文,美工出道的冯小刚,摄影出道的张艺谋,国内的众多导演大佬都是跨界转型,才成功的。

但他们与歌手跨界十分不同的是,他们原本的职业与电影的联系都十分紧密,跨界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徐峥、黄渤、吴京的转型受到的非议远比其他人要小,毕竟演而优则导。

我们也并非是在制造行业壁垒,影迷对原先是作家、43岁才拍出处女作的李沧东向来不少赞美之词。

李沧东的《燃烧》今年在戛纳虽然并未获奖,但全球范围内的影迷都广泛赞誉

中国电影市场的问题是:

明星与制片人看到人们对情怀的爱,用逝去的美好搭建一个荒诞虚无的游乐园,只是为了收取门票,而这些游乐园只有相同的旋转木马。

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好莱坞,绝少出现跨界的事,即便有,要么是是大明星的玩票儿之作,要么是从小成本起家进军导演届。

决不是,我国影视界制片商伙同歌手圈钱的中国特色。

即便流行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在一生之中只当过两次导演,都是和成功导演合作的作品。

一个是马丁·斯科塞斯,一个是大卫·芬奇,只有在这两位超级大导的加持下,迈克尔·杰克逊才敢拿起导筒。

迈克尔·杰克逊与马丁·斯科塞斯指导的《迈克尔杰克逊:独一无二》,与大卫·芬奇指导的《危险之旅:短片合辑》

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歌手也谦卑一点,不要再用你过往的精彩来套取我们现在的腰包了。

用户评论

冷风谷离殇

哇,这个标题听起来好有意思啊!歌手演电影、当导演竟然也能成为故事,感觉好神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歌手跨界做导演?这背后的圈钱套路得学一学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夜漫长

哈哈,跨界合作果然能吸引眼球,不知道这次会带来什么样的作品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歌手导演剧组的阵容一定很有看头吧,期待演员们的表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歌手们的导演首秀会不会让观众感受到音乐和影像的魅力碰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故事里的圈钱模式听起来好像有门道,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跨界合作确实能带来不同的火花,不知道这次会有哪些新的尝试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听说这首歌星还要亲手打造剧本,这可是个巨大的挑战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几方联手开发新模式的背后肯定有很多幕后故事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导演歌手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风格?让人超级期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这样的跨界合作一定很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细节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圈钱的模式听起来有新意,希望这次真的能带来好作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刻不是了i

不知道这次的故事内容是不是和歌手的生活经历有关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身上有刺,别扎我

这么特别的组合,演员阵容肯定也跟着有趣味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见朕骑妓的时刻

期待这部作品,说不定会给我带来不少惊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跨界合作的背后故事总是很吸引人,好想一探究竟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歌手导演的作品会不会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呢?让人无比期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这种新的圈钱模式能不能让电影市场变得更加有趣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