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菊花台》二重奏技巧解析与练习建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菊花台》二胡与大提琴二重奏曲谱(主旋律部分)。其中,伴奏和二胡演奏部分采用简谱,大提琴声部采用五线谱。
注:此谱是由陈燮阳指挥的现场演奏版本。谱中的弓指法是依据中央民族乐团现场演奏修订。
点击查看:32G专业二胡伴奏U盘
《菊花台》二胡声部练习的难点
一、《菊花台》二胡声部的把位控制 二胡声部开始的第1-4小节是在第三把位上演奏。在无名指伸指按内弦“5”音时,虎口也要保持相对稳定(固定在第三把位上):
在第5-7小节中出现三次换把(第一至第三把位之间):
在第14-18小节中,共进行了七次换把:
二、无名指小三度“滑指”
曲中第2小节要采用无名指在内弦上进行小三度“滑指”,如左图所示,进行小三度的滑指。
注:
在下图中,当无名指下伸时,手指短小者就难以将食指保留在第5排孔位上。这时可抬起食指专注无名指的按指(但虎口应稳定在第三把位上)。
三、第三把位无名指泛音的按指
左谱为第9小节内弦第三把位无名指按泛音的示意练习。
注:这里是在第三把位上(虎口固定),无名指伸指按泛音的一种技巧。
《菊花台》大提琴声部练习的难点
《菊花台》在不同的版本中,弓指法稍有差异。
一、如第2小节第1、2拍,本页面提供的谱采用分弓演奏,而有的版本则采用连弓演奏。
二、又如第5-6小节,不同演奏家有不同的演奏技巧处理,分析和学会他们的技法会使我们获益匪浅。以下是两个版本的对比:
版本一
指法如左图所示,其采用的技巧有:
1、在大提琴的A弦上演奏。
2、是在第一、第二把位上完成此两小节的演奏。
3、两小节中有五处采用左手小指按指。
版本二
另一版本是在D弦上演奏,指法如左图所示。其采用的技巧有:
1、在大提琴的D弦上演奏。
2、在第五、第六把位上完成此两小节的演奏。
3、两小节中,没有用小指去按指。
4、第5小节前三个音,食指-无名指间呈小三度,并在第五把位实现按指。当无名指开始按第四个音时,应进入第六把位状态。在第六把位时,要注意保持住中指-无名指间的大二度关系才能按准第六把位的几个音。
5、在按完第6小节第三个音时(这时仍处于第六把),应有识地使食指后仰去完成倒数第二个音的按指,这时应回到第五把位。
用户评论
《菊花台》真是太美了!一直在练习这曲子,但总是弹不上那种柔情流水的感觉。这篇分享的技巧真的很有用,特别是提到的呼吸控制和力度变化,我会重点练习!希望能尽快掌握二重奏版本的演奏风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写的真好,很详细地分析了二重奏版的演奏难度,也针对性的提出了好多技巧要点。我最近正在跟朋友学习《菊花台》二重奏曲,很多地方卡壳了,你的建议简直是救星啊!特别感谢指出了节奏和音色控制的重要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价值,对于想要提高《菊花台》二重奏演奏水平的爱好者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过个人觉得关于琴声情感传达的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的力度变化、装饰音来表达不同层次的情绪,相信会有更详细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这首曲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二重奏版《菊花台》,真是太考验默契了!我最近跟朋友在练习,他节奏感很好,但我总是被他的强势掩盖了我的演奏风格。希望能通过你分享的技巧,找到更好的协调方式,把音乐融入到彼此的演奏中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练《菊花台》二重奏曲真的很烦!我感觉很难和其他人的演奏达到完美的融合效果,总觉得节奏不对、力度也不一致。还是好好学习这篇文章中的技巧吧,希望能突破现在的瓶颈,找到更流畅的表演方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介绍二重奏练习技巧的文章写的真好!我很喜欢《菊花台》这座曲子,现在终于可以通过这份攻略更好地理解和驾驭这个二重奏版了。非常感谢作者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过于强调技巧的学习,忽略了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很重要?演奏出真正动人的《菊花台》,我认为不仅要掌握精准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体会曲子的意境,把情绪融入到每一音符中传递给听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新手钢琴学员,我非常想学习二重奏版《菊花台》,可是总找不到合适的练习资源,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真是太惊喜了!那些关于力度、节奏的技巧讲解特别清晰易懂,我会认真跟着练习,争取早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分析文章写的比较中肯客观,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了相应的练习建议,不仅适合初学者,也能够帮助有一定水平的钢琴爱好者进一步提升二重奏版的演奏水平。很有实用的建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二重奏版《菊花台》确实很有挑战性,需要两个人协作才能表现出音乐的层次感和情感变化。这篇文章分享的技巧非常实用,尤其是在默契练习部分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可以和朋友一起学习,再创新的二重奏演奏效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试着按照文章中的方法练习了《菊花台》,感觉确实是效果不一样!呼吸控制和节奏的变化真的能够提升曲子的整体表达力。感谢作者分享的宝贵经验,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希望能弹出更有灵性的音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段时间一直在跟着视频练习二重奏版《菊花台》,但是总觉得自己的演奏力度不够均匀,听起来非常单 flat。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原来需要多加注意力的变化和控制,看来还得继续练习才能克服这个缺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作者对 《菊花台》 二重奏版的 阐述,尤其是强调了默契的重要性!我认为真正的二重奏表演不仅仅是技巧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两个演奏者之间的理解和默契,能够相互配合、互相衬托,才能真正演绎出这首曲子的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的很细致,对于二重奏版的练习步骤都有详细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帮助我明确要加强的训练方向。最让我感到启发的是作者对呼吸控制和力度变化的强调,我会认真学习这些技巧,并尝试将它们应用到我的演奏中,相信能够提升曲子的整体效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喜欢《菊花台》,但总是觉得二重奏版的演奏难度很高。看到这篇文章后,我对自己的练习有了更清晰的目标,那些针对技巧和默契的建议也让我信心满满,相信只要坚持训练,一定能够弹奏出动人的二重奏曲!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中的分析有点过于单一,只从技术角度解读二重奏版的《菊花台》,没有深入探讨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我认为演奏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到音乐中去,才能打动听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喜欢 《菊花台》 , 特别是这首二重奏曲。 这篇文章分享非常好的练习技巧,特别是节奏和力度变化, 有些细节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我会按照这些方法继续练习,希望能练出更加纯净、流畅的演奏风格!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遗憾看到部分评论将目光局限于技术层面,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情感表达。我认为《菊花台》二重奏曲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传达出细腻的情感,而这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并通过音色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力度控制等手段来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追求技巧上的完美。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