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使用了杨林老师的一些相关视频。孩子有时候会给出一些反馈,尤其是有一些口头描述的时候,他的参与感会更高。
课后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他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我的孩子一听到这个问题,就问为什么自己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他一开始就是一只白天鹅。第二个问题是:丑小鸭不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给孩子的反馈是这样的。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告诉他的是,虽然他一开始确实是一只白天鹅,但在别人眼中,他经历了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过程。回想当初,在丑小鸭阶段,他受到了一些歧视,甚至是别人眼中的一些侮辱。而当他成为白天鹅之后,首先得到的就是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这些变化会对丑小鸭的心态产生什么影响吗?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丑小鸭的角色。无论是在与鸭妈妈相伴的阶段,还是后来独自流浪的过程中,他始终拥有的一个品质,应该是对美好或者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自己的一个感悟是,我们是否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或者某个阶段把这只“白天鹅”视为“丑小鸭”。怎样才能避免把“白天鹅”认作“丑小鸭”呢?那么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努力:第一,鸭妈妈和这些鸡鸭们把这个“丑小鸭”当成了“丑小鸭”。我想这应该是他们视野的限制。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明白有白天鹅这样的物种,然后知道白天鹅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状态,我想他们就不会这样对待“丑小鸭”了。其次,鸭妈妈应该对“丑小鸭”有一些母爱。如果他能对“丑小鸭”多一点耐心,愿意给“丑小鸭”多一点时间,我想这会是又一个传奇故事。
标签: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写的太好了!我以前也经常陪女儿读《丑小鸭》,每次读到小鸭子终于长成美丽的天鹅的时候,她都会开心地尖叫。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们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们自信勇敢,不要被外貌所定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真的很有意义!小时候看过好多次了,今でも记得那感觉。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应该多读一些经典童话故事,能让他们更加懂得了友谊、勇气和善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带孩子一起阅读经典绘本是件很棒的事儿!这篇文章里的感受我体会得很深刻,看着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慢慢深化,作为妈妈真的充满了欣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陪孩子读《丑小鸭》,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吧。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孩子明白一些积极的人生道理,还能增进你们之间的亲密互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儿子现在还太小,对这类童话故事不太感兴趣!但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分享这件事,看来以后要多尝试带他一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并能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 《丑小鸭》的确是一本很好的书籍选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深度啊,我一直觉得陪孩子读书只是为了传授知识,现在看来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些理想化了,现实中很多时候孩子确实会受到外貌的压力和影响。希望教育者能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们更多支持和鼓励。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带娃的时候也经常读《丑小鸭》,但每次故事讲到最后,我儿子都觉得天鹅长得太奇怪了… 他完全没有感觉到这个故事里的核心要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赞同作者观点,陪孩子读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情感和价值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不错,很有感触。我也是经常会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们家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就是《丑小鸭》。每次读完都会和孩子聊聊里面的寓意,帮助它更好的理解人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认为,《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的意义确实深刻,但有时候我觉得过度解读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与其关注“变漂亮”的目标,不如鼓励孩子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和自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陪孩子读绘本是件美好的事情!希望我们都能像作者一样,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给他们留下珍贵而美好的童年回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了不少。有时候我们确实忽略了与孩子沟通的价值,专注于学习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而忘记了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的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但是它能启发很多人的共鸣,这是它最好的地方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带孩子阅读童话故事,私も经常会把经典的绘本推荐给小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人生智慧和情感价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试着陪孩子一起读过《丑小鸭》,每次读完都会有一些感悟。我觉得童话故事确实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复杂的关系和道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现在很多经典童话故事都得到了重新解读,新的版本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