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家长要了解孩子发展的四大阶段

佚名 25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征指导着蒙台梭利教师与儿童一起工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每个阶段的教育应该有所不同。

蒙特梭利将人从出生到成年0-24岁分为四个阶段。每六年称为一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部分,每个部分需要三年时间。

火焰代表着孩子的诞生。孩子的内在活力驱动着孩子的发展。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无论帮助与否,孩子都会成长。箭头最终性意味着无论是否有帮助,开发最终都会发生。婴儿从出生到6 岁都处于红色三角形中。第三阶段和这个阶段一样,有一个红色三角形,中间有一条竖线。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三年划分(三角形中间的垂直线)。前三年是新能力和技能的获得,第二个三年是这些能力和技能的细化,因为1、3个阶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巨大的变化,所以有中间有一条垂直线。

6-12 和18-24 阶段是蓝色三角形。红色代表激烈、热烈,蓝色代表稳定、平静。想想这些阶段的孩子。这里的年龄并不是指生日那天,而是一个近似值,可能是5岁零10个月。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相似且并行的,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 0岁到6岁之间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12岁到18岁之间也发生了很多。前面是孩子,后面变成了男人和女人。我们所说的并行、相似,就是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两个阶段,生理、心理、情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会发现他们在情感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蒙特梭利将0-6岁和6-12岁这两个阶段称为新生儿阶段。 12-18岁也是社会的新生儿。他们知道自己来自社会。另外,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相似之处在于,孩子都比较脆弱,很容易生病。六岁以下的儿童生病的可能性较小。儿童非常容易感染传染病。这个阶段孩子的精力主要是应对身体、心理、情绪的变化。同样,12-18岁的儿童也更容易生病。这个阶段,孩子的能量主要是应付荷尔蒙的分泌。

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也是并行的。 6-12岁的孩子是非常有活力的。他们不断地运动,并且精力充沛。 12-18岁的孩子精力非常旺盛,这两个阶段非常稳定。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18-24岁的孩子身上。那个阶段也很稳定,情绪波动不会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大起大落。第二和第四阶段的孩子通常不会生病,但这并不能保证。这四个阶段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0-6岁的孩子是感官探索者,而6-12岁的孩子则通过逻辑思维思考问题。 6-12岁的孩子想象力基础较好,但0-6岁则必须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发展偏离了0-6岁,那么6-12岁我就只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了。 12-18岁的孩子想要探索社会的方方面面,维持人际关系,想知道社会中的我是谁?大人能接受吗?如果18-24岁的孩子在前面的阶段发展得比较好,他们会在这个阶段想知道我如何回报社会,他们也会想在这个阶段我一生会做什么工作。

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0-6岁儿童的共同特征。这个阶段对学习和认识知识非常有兴趣。他们想要通过感官来学习,想要触摸一切。孩子越小,这种想法就越多。它们时而触摸,时而舔舐,它们也想了解周围世界的信息,因为它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有吸收心智和敏感期。

随着他们长大,吸收心智消失,敏感期变得不那么明显。 6岁以后的孩子通过问为什么来了解周围的世界,但我们需要知道孩子们在周围学习的方式。知道原因很重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0-3岁的孩子不会问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一切与事实的关系都非常感兴趣。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知道这对生命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大人所说的和所做的必须一致。他们心理上获得的对与错,将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这个时候的孩子就有了推理的头脑,对一切都感兴趣。 6-12岁有家庭、教室、户外世界。

12-18阶段:这些孩子总是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能否在这个社会找到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利用思维的空间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农村寄宿学校就读。他们不喜欢被束缚,也不想和父母发生冲突,所以乡村寄宿学校这个时候最适合他们。

第二、第四阶段个体的身体发育是非常稳定的。在这两个阶段,个体在探索外部世界时,思考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进入一个小群体后会发生什么,以及与群体和世界的联系。

每个阶段都遵循下一阶段的发展。第四阶段结束时,一个完整的个体诞生了。我们会看到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我们称他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人会热爱学习并期待迎接新的挑战。他会同情他人,尽力服务社会。他会设定目标,并依靠自己的创造能力来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通过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蒙特梭利博士提出这一理论和发展教育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每个个体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让你喜欢这个世界

下图展示了传统教育下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人们相信,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点点长大,所以他们只教给他们一点点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断得到更多,也不断期待更多。三角形的线条越来越宽,箭头也越来越密。向上的箭头是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内容。想一想,你所经历的教育是这样的吗?

因果性是指传统教育中给予孩子的教育是因果。传统教育看不到生活的节奏,是割裂的、碎片化的。

教育的节奏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节奏进行调整。

用户评论

南初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我有个两岁的孩子,最近总是跟我抢玩具,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心理需求。原来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啊!以后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引导他,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训。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我很认同文章中提到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我一直以为每个孩子都是差不多的,没意识到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如此大的变化。这让我对带孩子的责任感更强烈了,希望我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每个阶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说的太对了!特别是说四到六岁期间的孩子需要社交互动这个阶段,我的侄女就处于这个年龄段,整天想跟其他小朋友玩,自己在家却总是坐不住。看来她是想通过玩耍来学习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的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虽然文章讲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都不太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我家孩子就是1岁时就学会说话了,后来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比较快,但我还是会按照这篇文章的内容去观察和引导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我感觉这篇文章偏重于描述心理变化,对一些行为问题没有给出太多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如果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怎么办?怎么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来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我觉得有些地方写的有点抽象,没有把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文章提到了一些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案例分析或指导建议,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很有帮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忘初心

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让我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孩子发展的信息,以便更好地陪伴和引导我的孩子成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我觉得文章的语言比较流畅易懂,即使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也能够理解。这说明作者的能力很强,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我个人认为,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都不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养方式,而不是 rigidly follow this framework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家长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它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但我们也要记住,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质都是独特的,所以不能完全按照文章中的描述来养育孩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作为一位刚满月宝宝的妈妈,我感觉很多地方都还离我太远了。希望我的宝宝能够在这些阶段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带孩子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内心的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社交。未来我会更加用心去陪伴和教育我的孩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寒

我觉得这个框架比较实用,至少帮我理清了育儿思路。希望在接下来孩子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得到更好的引导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我有一个正在叛逆期的儿子,看了这篇文章后让我明白,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正常行为。以后我会更理解他,给他更多的空间和支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轨迹!

文章很全面,但我觉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孩子,例如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单独提出解决方案,毕竟他们的成长轨迹可能与众不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我认同文章中所提到的四个阶段,但这只是宏观的界定,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细微的变化。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具体表现,而不是一味地套用预设的框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我觉得教育方法应该更加个性化,不能一概而论。这篇文章虽然提供了一些参考,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教养方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