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律;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孩子自律
一、首先,认识什么是自律。
何谓自律?从本质上来解释的话,所谓自律,是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
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需要理性思考,不被情绪所左右,管理自己的欲望,就需要能够做到不被当下的诱惑,牵着鼻子去做事。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能够舍下目前的诱惑,来换取未来某段时间的更多、更高的回报或是利益。这个回报和利益包括物质,以及心理层面的东西。比如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是把几个孩子在不同时间一个人留在房间里,然后在桌子上放上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做到不吃桌子上的东西,坚持的时间越久,获得棉花糖的奖励越多,30%的孩子可以坚持15分钟,得到相应奖励,而且据跟踪调查,那些坚持得越久的孩子,以后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生的成就也越多,他们在未来的收获更多。
二、其次,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
自律性是可以培养和习得的。培养孩子自律性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承担责任;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达到增强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和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对于1岁的孩子,树立规则,让他学会自我约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表明,由于无限制的自由,既不安全也不健康,所以羞愧和怀疑的存在是必要的。对于1岁半左右的小孩子,需要尽早树立规则,给予适度的限制,羞愧和怀疑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对这些限制的需要。
我国心理学上也有研究显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给予适当的限制,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这也就是说,想要孩子自律,就要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父母给幼小的孩子制订一些实用性规则,比起长篇大论讲道理要好得多。孩子的天性不愿接受规则的束缚,为了充分尊重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自己说了算,建议让孩子参与进规则的制订,以此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制订一个积分规则,能够自己好好吃饭加1分,能够按时睡觉加1分,积到一定的分数,孩子就能够换到自己要的某个玩具。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原本不爱吃饭,晚上不肯早睡的孩子,一下子得到约束,为了得到奖励,作息正常起来,不用父母操心了。
2.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要适当地放手。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为了更加地发挥孩子的内驱力,父母就要适当地开始放手了,这主要是因为一直生活在他律之下的孩子,是永远也学不会“自律”的。
所以,父母适当地放手,放下纠结的心,可能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途径。比如给孩子说“不”的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已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独立能力。父母此时,就需要允许孩子们做出合理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过多的限制。
三、从小培养孩子“自律”的四点注意事项:
1.父母不要长篇大论给孩子讲道理,而要简单地直接描述,对孩子提出要具体,并针对孩子年龄,给出适合他认知、接受、执行,到内化的方式。
2.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给予坚决地拒绝,但必须保持温和的态度。
3.避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沟通。在孩子大哭大闹要挟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做到忽视,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个招数没有效果,只有正常的沟通方式,才有效。
4.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培养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只是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自律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它不可能短时期形成,有一个从外到内的进程。也就是说,培养孩子的自律,需要依靠规范行为,直到有较高水平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都会有所不同。
泰戈尔说: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标签: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