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七则哲理小故事,育儿智慧大揭秘!轻松育儿之旅,从这里启航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七则哲理小故事,育儿智慧大揭秘!轻松育儿之旅,从这里启航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这一篇,通过七个哲理小故事,看一看其中蕴含的育儿大道理。
(1)私人逻辑
有两个人,同时看到了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一个人不屑地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另一个人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我想说】
在这段时期,我们根据周遭的环境,根据看到的人事物,形成的一套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我们的示范,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2)推己及人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起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
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父亲说:「你怎么知道?」
儿子答:「她没有骂人。」
【我想说】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自己和他人,而其中以“责人以严,待己以宽”的人最多。
在育儿中也是如此。
父母对待自己的标准与对待孩子的标准是不同的。
- 父母拿着手机,刷着小说、抖音,然后对孩子说:“你要多看书,要养成阅读习惯。”
- 父母遇到工作难题,烦躁发脾气,然后对解不出问题哭泣的孩子说:“遇到问题,要沉稳,要积极想办法。”
- 父母弄坏了东西,默默去修或者买个新的,孩子弄坏了东西,就去批评:“怎么这么不小心?太不懂事了!”
(3) “审美”能力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位同学将来的志愿同是当小丑。
一个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
另一个老师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我想说】
一个孩子,若能遇到“审美”能力强的老师,能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时常认可和鼓励孩子,是这个孩子一大幸福。
如果,一个孩子,遇到了“审美”能力强的父母,总是能用“鼓励性语言”与孩子沟通,能发现孩子的潜力,并激发出来,让孩子越来越自信,内心越来越有力量。
——这是这个孩子一生的幸福。
(4) 传承乐观
有两个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
而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我想说】
当父母看问题积极正向,就会将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如果我们足够用心,就会发现,乐观的家庭,孩子也乐观;悲观的父母,孩子也多悲观。
所以,想让孩子如何面对挑战与困境,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而是用亲身做示范。
(5)顺其自然,别太焦虑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
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我想说】
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智商高、学习能力强、又天生自律的孩子,我们一定很开心。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虽然很努力,可成绩依然中游;虽然很用心,可舞蹈依然只能站在第二排……不要失望,不要焦虑,调整自己的期望,接纳孩子的一切,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因为:即使你失望,也改变不了现状,还会徒增孩子的烦恼,让他在父母失望的表情中,不断地自我指责,自我否定,对孩子身心不利,更很难培养出他的自信心。
所以,先调整期望,先接纳孩子的现状。
只有我们接纳了,才能没有失望,才能心平气和,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才能发自内心欣赏孩子身上的特别之处,看到孩子身上的“美”,进而真诚地认可和鼓励,给孩子力量,让孩子不断进步。
(6)学会反思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我想说】
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如果不会反思,亲子矛盾一定会越来越多。父母若不会反思,出现问题了,多半会将责任都归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任何自己需要成长或改善之处。久而久之,孩子也便学会了习惯性“他责”。
于是,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一旦与父母产生冲突,与父母之间的对话就会变成“互相指责”。
最近,我正在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当我儿子和我叙述他与妹妹之间的冲突时,我会有意识地让他先分析自己的原因(哪怕只能分析出一条),然后才能说对方的责任。否则,我可以拒绝不听。
(7)思考问题要以“善意”为出发点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优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
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我想说】
首先,对于孩子来说,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不建议他以善意去面对陌生人。毕竟,孩子遇到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不知道。如果是坏人,有些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所以,面对陌生人,孩子要有足够的戒心,有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
然后,在面对亲人、同学、朋友和老师,这些身边人时,要以“善意”为出发点。如果有疑问,可以提问,确认,而不是以“恶意”猜测,直接去批评和责骂。
尤其“父母对孩子”和“老师对孩子”,更应该多一些耐心。
有个妈妈,给儿子做了牛肉面,还放了几只大虾。想着儿子每天学习,挺辛苦的,多给加些营养。可是,当儿子吃完她去收碗的时候,发现碗里还有两块牛肉和一只大虾。这个妈妈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剩饭,想要批评他。
可是,她停下了,而是换了一种问法:“儿子,你碗里还有牛肉和大虾呢,你吃不下了吗?”
儿子回答道:“妈妈,那是我给你留的,我刚刚看到你碗里没有。”儿子说完,背着书包就去上学了。留下妈妈一个人眼含热泪将牛肉和大虾吃了。
结束语
我们要学会慢下来,多与孩子沟通,多听孩子说话,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不要总是催着孩子起床,催着孩子学习,催着孩子写作业,催着孩子洗漱睡觉……在无数句的催促中,我们没有耐心听孩子说一些“我们认为没有用”的话,从而错过了孩子心中的“真善美”。
这就太遗憾了。
育儿即育己,让我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标签:
用户评论
看完这篇文章感觉真的是醍醐灌顶!那些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故事,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育儿智慧,让我对教育孩子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故事讲得很好,读来生动有趣又不失深度,有些故事我现在就体会到。我们父母有时候确实需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它让我看到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地给予孩子,要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育儿真的不容易。看了这篇文章后有点压力啊。希望自己能够像这篇文章里说的那样轻松地教导孩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焦虑不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小故事都很inspiring!让我感受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有些道理我以前也听过,但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述,感觉更加清晰、明了。比如第二个故事,强调了父母的榜样作用,确实很重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表面轻松,但其实暗藏着很多深层的哲理。我觉得每个故事都可以拿出来好好品味,从中获得启迪和反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读完这个文章后,觉得育儿之路确实很长,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和积累。希望未来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说的太夸张了吧?“轻松育儿”?这可不好实现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矛盾和挑战,我觉得应该更真实一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故事里的角色塑造,很有代入感,也让人更容易理解背后的寓意。但有些故事我感觉有点抽象,还需要慢慢消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爱心,这个文章观点我很认同。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探索空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每一句都蕴含着智慧,让我受益匪浅!看来做个好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更适合那些刚成为爸妈的人阅读,或者对育儿充满困惑的人。对于我们有经验的家长来说,或许能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给我的印象比较浅薄,故事的结构和叙事手法还需要加强。此外,我觉得缺少一些具体的育儿建议,实用性有点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项漫长的旅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关注。相信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有些故事和我的实际经验不太一样,但每个故事都让我看到了不同的育儿视角。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和思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希望能给我带来更多的育儿启示!希望作者能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一些更具体的案例分析。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