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儿童教育网

盛丰儿童教育网

名师谈教学 | 张雨欣:学情永远是教学的前提文体知识寓言

小编 0

张宇欣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语文特级教师。“国培”专家,“张宇欣导师工作室”主持人。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任教20年。赞同语文教育要走民族化道路的主张,提倡“原创”语文教学理念。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大赛,我给“差评”的四个班级,共同的特点就是忽视了学情的变化,只注重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表面上看,教师更注重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关注学情的变化,实质上是教学基础不够扎实,教学机智还欠缺。参加大型比赛,首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础和灵活的教学机智,而不是“照本宣科”,不关注变化,这个导向必须强调。面对陌生的学生,课前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很短,如何能充分了解学情呢?我的做法是预习,提前发问卷,见面时收集问卷,然后分析问卷,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策略。 这种做法很“冒险”,可能造成混乱,也可能“丢人现眼”。但是,如果以在课堂上展现才华为出发点,把学生当成自我表现的棋子,无论课堂多么“精彩”,依然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情况调查中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的确定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观臆断教学目标很容易导致教学出现偏差。

我在一次活动中讲授《小石潭记》,当我去班级收提前发放的问卷时,发现不仅这节课已经完成,而且学生们还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我立即宣布这节课改为《小石潭记》复习课。

我的问卷:

1. 仔细阅读笔记,查词典,大体理解课文。流利地朗读。最好能试着背诵全文。 2. 看看标题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3. 小石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文中有多少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 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了全文的特点。你在找哪个词?

因为已经学过这堂课,所以第一题完成的很好;第二题完成的很差,说明学生没有文体意识;第三题也完成的很好,说明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很扎实;第四题最为复杂,53个人中20个人找到了这个单词,33个人找错了。

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读完并背诵课文后,就能够概括全文的“清”字达成共识。

2、明确本课标题与内容的对应关系。

第一个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大部分学生对“清楚”是否能概括全文的特点感到困惑。解决这个问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一小部分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知道的20个人和不知道的33个人通过讨论、辩论能达成共识,这也落实了重点。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难度,所谓难度,其实本质上不是难,而是学生还没有形成对传统文体独特性的认识,是教学中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教学过程来看,上述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设置是恰当的,从学情入手是关键举措。

从生源调查看教学切入点

如果我教的是学生,我一定要了解他们的相关积累,找出他们的先验知识,因为每一堂课都不是零基础开始的。但面对所谓的“观摩课”,我能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有效的调研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今年11月,我教《赤壁赋》。上课前,我看了课表,发现我们和高二的一个班一起学习。《赤壁赋》苏教版是第一节必修课,学生已经学完了。于是,我调整了策略,临时把《赤壁赋》改成了复习课。

具体步骤如下:

我利用上午的课间休息时间在课堂上发放小问卷,一共有25人提交,在听取其他名师讲课的同时,我整理了学生们的问题,总结如下:

1、积累了实词、虚词之后,课文就记住了吗?(答案比较五花八门,很多同学印象不深)

2. 你对“赋”这一文学体裁了解多少?(很多同学对赋的发展、修辞、对话等都有所了解)

3.您对本次复习课有什么建议?

(1)实现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句子的翻译。

(2)谈论一些与本文相关的作品,并将其与后人的文章联系起来。

(3)深入探讨,如思考作者文笔的深层含义、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

呈现完上述内容,我对文言文积累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卡片的方式去积累,分解成小部分,积累成大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突破第三问“开展深入的讨论,如思考作者文笔、作者心境、社会背景等更深层次的含义”,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确定为“苏子为何如此悲伤?”

在充分朗读和背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寻找“苏子伤心”的原因,与学生讨论,达成共识:苏子“伤心”是因为听到了客人的笛声“呜呜”作响。然后问客人是怎么吹笛子的,再次达成共识,“一歌而何何”,分析“一”和“何”的含义,根据苏子唱的歌词,知道“客人”是音乐;而歌曲中“香草美人”的具体形象并不如字面意思,恰巧有学生指出苏子这首歌明显另有用意;此时,回想起我把作者写成“苏东坡”而不是“苏轼”,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承天寺夜游记》和刚学过的《念奴娇》,了解黄州的经历。

至此,“苏子为何忧愁”这个教学切入点成功撬开了整篇文章的结构。此时黑板上写着“情”字,既是对主人和客人此时情绪变化的概括,也是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关怀。回到第一段,场景表面上看似空灵,实则却是人生的艰难时刻。只是作者的技巧高超,含蓄而不露,将“忧愁”的情绪借笛声流露了出来。

最后我和学生讨论如何用一个词概括第四段。学生提出,变与不变是关键。我指出,单从本段的讨论来看,还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是如何突破现实困境的。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用一个词“理”来概括。由于时间关系,我将相关材料留给学生,请学生课后参阅《庄子》和《楞伽经》的相关文本,了解苏东坡此时的思想突破,并非是儒家思想,而是佛教和道家思想。

同学们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即作为一位赋家,苏东坡虽然用的是传统的主客对话结构,但“主”与“客”并不一定是两个人,很有可能是理想中的苏东坡与现实中的苏东坡之间的一场辩论,而这也正是苏东坡在人生困境中的心灵突围。

因为学生要求联系一些相关的课外作品,我便提供了几首诗,并留下了一个灵活的作业:手抄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并写一篇简短的序言。

动态生成的板书(数字序号表示生成顺序)如下:

黑板上竖着写着三个字:景、情、理。这是全篇的语境;横着写着两个字,对着“情”字,左边写着“主”,右边写着“客”。这是全篇的结构,强化了这首赋的文体特色。

如果是新课,我会按照文章的顺序讲授,从情景到情感,从情感到道理;但对于复习课,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就不必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讲授,而是抓住文章《苏子为何如此悲伤》的要点,从中间往前面倒推到原因;再往后推到“道理”这个层次。如果想深入讨论,但课堂时间不允许,我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有效的材料作为延伸。

复习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聚焦一点,深挖下去,让学生发现埋藏在深处的宝藏。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虽然是在高一学的,但当时的教学以翻译为主,没有深入的章节讨论,也没有涉及到“苏子为何悲伤”的问题。我从学生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是恰当的。

从学生情况调查确定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教师的理解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习情况,其假设可能与学生的需求相冲突。从教学角度看,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没有深入透彻的讲解,并不是说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越深就“深”,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最适合他们的。

今年我上了一堂《愚公移山》的“示范课”,事先给学生发了问卷,问题概括如下:1、结合课前阅读,借助参考书、注释理解课文,提出未解答的问题。2、文章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对于《愚公移山》的态度是怎样的?3、《愚公移山》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问题:关于体裁的问题。学生提出寓言的特点、寓言与其他体裁的区别、列子是谁、《唐文》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对于基本没有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直接告知体裁知识是最方便的,但不应止步于此。

第二类问题:关于课文意义的问题。全班50余名学生中,有40名学生对“文章叙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想说明什么”感到困惑;相关问题包括“愚公移山有什么意义吗”;有23名学生质疑“文章为什么写两座山的高度”;有16名学生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有10名学生问他为什么不搬家而是移山;还有不少学生问愚公在没有掌管神的帮助下是否能成功移山。

第三类问题:针对文本细节的问题。有的同学问,文中把愚公和智叟作比较,目的何在;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精神,为什么又说愚公“愚昧”,而智叟“聪明”;文章写景成遗孀和她的儿子“跳崖救人”的目的是什么;愚公为什么感动了天帝;为什么大家都拥护愚公。

基于以上三类问题,我以寓言体裁知识的引入作为文本解读的起点。

寓言故事的文体_文体知识寓言_寓言文体

经过课前准备,学生已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了基本情节。我让他们把小学、初一学过的寓言故事联系起来,与《愚公移山》结合起来,问《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否真实。学生一致认为故事不是真实的。接着,我围绕第三类问题深入课文寻找解答。我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物分类,学生归纳出支持移山派和反对移山派的派别。我问他们为什么支持者多,反对者少。经过讨论,学生认为这两座山其实象征着困难,而不是山本身。这时,我又联系到第二类问题,让学生讨论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学生一致认为搬山好,因为搬家就是绕​​着困难走,虽然比较省力,但大山还是会挡住后人、邻居的路。 这也解答了为什么大家支持愚公的问题。

这时,我重申寓言的特点是它虽然不是“真实之物”,但却表达“真理”,根据学情,我不仅确定了解读教学文本的切入点,而且找到了解读的重点。

从生情调查确定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和重点难点的突破。为了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很多教师喜欢采用封闭式的教学设计和演绎式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终点只能是认同教师的观点。这种做法首先设置了一个严密的逻辑陷阱,然后用尽一切手段把学生拉入陷阱。这样的教学实施本质上是一种如何教的策略,而不是一种如何学的策略,我更关注后者。

2012年4月,我教《论教师》这门课。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尽量多查阅参考书,读带注释的课文,然后提交自己的问题。这所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习习惯不太好。即便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老师调动起来,课前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学生提交问题比较晚,上课时打字员还没有把题目打印出来。我先和学生沟通一下准备情况,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我和听课的老师同时在课堂上看到这些问题,没有时间分类,就把分类当成问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我也借此机会思考。

学生提的问题很多,从问卷中总结出一共17道题。我决定先做减法,把解决不了的大题删掉,把和课文无关的题删掉,然后把同类题合并,剩下7道题。恰巧一个题目是另一个题目的答案,所以也减掉了。

以下为教学片段:

师:总结全文,解答第一、九、十题,第16题已经解答了吧?

学生:是的。

师:大家集中讨论这几道题(老师指着大屏幕上的题目),我们把顺序调换一下,其实还剩三道题,请大家从第一段开始,从论证的角度描述一下第一段讲的是什么。

学生:向老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向老师学习的标准。

老师:那跟随老师就是师道吗?

学生:是的。

(老师在黑板上写:向老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向老师学习的标准)

老师:同时他在反驳一个社会现象,是吧?

学生:是的。

老师:你在反驳什么社会现象?就是和他相反的社会现象。我在黑板上写的是:现在的人。那么现在的人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我羞于向老师学习,我不愿意跟随老师。(老师在黑板上写)

老师:我主张向老师学习,但是现在我不能向老师学习,所以积极的一面是进一步说——

生:(下面齐声说)师道的重要性。

(老师在黑板上写:教学的重要性)

师:那么在方法上,他用了各种各样的比较,比较出来的结论就是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所以比较的结果就是,好的我就表扬,不好的我就驳斥。这是第二大部分。第三部分“圣人无永久的老师”是什么?

生:(齐声)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的特长。

老师: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老师板书:教师方式的重要性)。当他提出正面的论据时,也指出教师方式是不存在的。(老师板书:教师方式是不存在的)

师:圣人这样做,常人不这样做。最后写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写作的目的的核心是什么?

学生:我钦佩他遵循古道的能力。

师:(板书:表扬他能遵循古训)那如果你同时还责怪别人呢?

学生:当时的士大夫,不从师,不循古法。

师:对。(板书)批评的核心是师德,其实是现实社会对师德的否定,我们刚才强调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向老师学习的重要性。

老师:我刚才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风格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充分领略它?这节课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全部看懂,怎样才能进一步了解唐代社会?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讲历史背景,只能从课文中获取相关信息。

老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论教师》,主要是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减法,最后剩下一道不能完全解决的题目。我表扬同学们课前的准备,特别是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我要和同学们达成共识,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要尽量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这样上课和老师讨论的问题才能突出重点,课堂效率才会高,收获才会大。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到这里,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七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自发鼓掌)

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疑问,老师现场想出了教学实施策略,学生删除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过程,师生通过常用的“减法”删除策略,达成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综上所述,无论是普通班还是所谓的“观摩班”,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名师,前提都是学情,教学必须以方便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方便教师教学为出发点。

本期编辑|宁小安

(本文选自《语文教师》第294期)

(欢迎关注中文教师公众号zgjszz)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

·全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刊物

·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期刊

万方数据 - 数字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精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标签: